周日陰。
今天池念上馬術課, 所以沒有排英語。
李銘心起了個早,做了套考研英語真題,模擬分估算八十多, 還可以。
九點開視頻給學生上閱讀技巧, 結束這些是上午十點半。
室友在宿舍學不進, 見李銘心忙完了,攛掇她一起去市圖書館學習。
大四學姐幹不過新生對期末的熱情,想學習的時候, 校圖書館預約滿了。市圖書館是社會人學習的場所, 學生比較少, 地方也寬敞,很適合去學術避難。
李銘心算了算公共交通來回時間, 僅二十分鍾, 很近, 可以接受, 於是拿起公交卡和室友出發。有太白大道東墊底, 去哪裏好像都不遠。
路上, 她掏出手機, 稍微看了下消息。
群消息多得可怕, 嗡嗡一陣狂震。
室友湊頭看了一眼, 謔了一聲:“五萬多條消息,李銘心,你真牛。”
拉了一圈,沒有重要的私人消息。
她收起手機,消沉道:“又不是五萬塊, 有什麽牛的。”
室友樂觀:“五萬塊早晚有的啦。就算考研考不上,去教培也能苟五萬年薪吧。”
李銘心知道五萬不難。給池念做陪讀先生也能五萬一年, 但太不穩定了。一旦和雇主鬧點不愉快,或者教學方式和學生思路不同軌,很容易被換掉。
她一直搬家,沒有屬於自己的房間,沒有安全感,總在跟又窮又蠢的人賣乖,掙紮在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裏。
就算上了大學,這一切也沒有好轉多少。
教育欺騙了她。
學校沒有告訴她,越是要往上走,越是要拚父母。
大一大二的時候,同學之間的懸殊還停留於籍貫哪裏,高考幾分,期末績點多少,入d積極分子了沒,履曆又添了幾個對外交流活動。這些都是付出努力可以回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