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玉寶提小半袋洋山芋,一包葡萄幹,一盒雪蓮,和兩聽糖水桔子罐頭。乘 42 路,再調 11 路,到老北門下車,沿人民路尋到舊倉街,和同福裏弄堂不一樣,房子建在馬路兩邊,底樓一間間開店鋪,做小生意,二樓住人。
滿街小汽車摁喇叭聲、腳踏車鍁鈴鐺聲、電車天線滋滋摩擦聲、三輪車撲通撲通聲、救命車嗚啦嗚啦聲、鋼管抬起放下聲、掄榔頭敲釘子聲、鴿哨聲、叫賣聲、吵相罵聲、混著售票員手裏小喇叭聲,上下車請當心,請注意安全。這種聲音也不曉從啊裏傳過來,好像四麵八方皆是。
水泥牆,潦草的刷兩筆白漆,不曉為啥刷到中途就停了,倒成了小朋友的畫板,畫人物畫車子畫貓狗,畫的一天世界。每家每戶的門、和三角屋頂,顏色紅裏發黑,布滿歲月汙漬。商鋪各式各樣,賣工藝品、快印名片彩擴、修車、五金公司、商行、批發部、料瓶供應站、窗簾店、理發店、服裝店、小吃店.....沒有見不到,隻有想不到。
窗戶和屋簷掛滿衣裳,人行道的兩棵樹之間,也扯起繩索,晾著各色**、胸罩和襪子,還有學生校服。自行車雜亂無章的亂停,垃圾站滿地狼藉,亂穿馬路,亂擤鼻涕,亂吐痰,抬頭就看到高高掛起的橫幅布,白底紅字清晰可見:參與健康教育,創建衛生城市。
玉寶尋到舊倉街十七號,兩隻商鋪夾著陰暗的小道,走進去,是黑黢黢濕嗒嗒的灶披間,一股油耗氣,白天也要開燈,踩樓梯到兩樓,敲敲門,一個高瘦的女人來開門說,玉卿阿姐是吧。我是玉卿婆婆。進來坐。彎腰尋出塑料拖鞋,玉寶調好拖鞋,走進房,把帶來的東西擺上桌麵。
玉卿婆婆嘴裏客氣說,來就來,拎這些做啥。玉寶說,一點心意,不值銅鈿。暗中打量四周,狹窄、雜亂、光線不足,嗅到發黴味道。玉卿從閣樓探出頭來說,阿姐,上來。玉寶朝玉卿婆婆笑笑,玉卿婆婆說,我去泡茶。玉寶說,我坐坐就走,不用勞煩。玉卿婆婆說,難板來一趟,總歸吃了中飯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