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易慈曾以為,自己的人生和那種偶像派校園男神不可能有什麽故事。管他是李均意陳均意還是趙均意,那都跟她的人生沒有關係,當時她每天就一門心思琢磨一件事,如何成為一個籃球明星。
她沒有按父母的意願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禮成績優秀的女孩子,在那個熱烈的青春期,易慈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籃球,每天就夢想著成為一名籃球明星,讓全世界都拜倒在她飛身扣籃的球褲下。
當然,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一定會有絆腳石。
第一塊絆腳石——她的身高。
對籃球運動員來講,身高很重要。當年初二的她身高是一米六五,從初一到初二,她隻長了兩公分。雖然不知道自己將來還能長多少,可如果根據父母的身高推測……她大概永遠都長不到夢想中的一米八五以上。
不願輸在起跑線上的易慈對這件事一直抱著一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強態度。身高雖然主要由遺傳決定,但不是百分之百由遺傳決定,如果有百分之三十的機會能靠自己的努力長高,那自然不能放棄!
她每天堅持運動,早起早睡,充分補鈣,拿牛奶當水喝,就想著後天努力來彌補先天不足。退一萬步講,就算以後真不能長高,那她就苦練技術,爭取成為一個沒那麽高的後衛球員也好啊。
難搞的是第二塊絆腳石——她的老媽,天中物理教研室組長,省優秀教師,現高一年級組長,林以霞。她從根源上否定了易慈的所有努力,很不支持易慈心中那閃閃發光的夢想。
她不喜歡易慈每天出去玩得一身汗髒兮兮地回家,不喜歡易慈和一群男生混在一起打籃球,不喜歡易慈每次考試在班上墊底。她是老師,是學校裏很優秀的老師,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是大家口中的“差生”。
青春期熱血中二少女的夢想堅不可摧,即使自己忌憚的媽媽激烈反對這個夢想,易慈依舊堅定嗬護著自己夢想的種子,期盼它某天能開出朵燦爛的小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