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社的分享會開在五月底。
為了籌備這場畢業前最後的分享會,阮甜忙活了很久,特意借來了仕英高中的大禮堂,廣發海報傳單,樂意捧場的人不少。
秦厭第一個上台。
他分享的是英國作家毛姆的《刀鋒》,主人公拉裏擁有良好的出身、優渥的條件,然而出於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使親人、朋友、未婚妻都無法理解,拉裏仍選擇放下一切去追求生命的答案。
聞盈坐在第三排的位置上,她周圍都坐滿了人,細碎的低語聲若有似無,而她安靜地坐在那裏,既不加入閑談,又仿佛沒有聽見這些低語。
她靜靜地抬頭,凝視台上的人,把他的每一個字句思來想去。
這偌大的禮堂,這麽多的聽眾,也許連秦厭自己都隻是例行公事,隻有她一個人鄭重其事地聆聽每一個字,每一個字都凝在她心裏。
“……毫無疑問,拉裏身上所特有的洞察,為他的人文主義關懷和哲學思考提供了極大的探索空間。與此同時,拉裏看透浮華與物質的本質,不慕名利,勇敢追求精神探索,這無疑是一種超越現實的勇氣。”秦厭站在台上,神色從容地說,“也正因如此,我非常欣賞拉裏。”
浮光燈影裏,他遍身璀璨。
烏壓壓的人影是他的陪襯,孤獨的高台是他的主場。
秦厭沉著地闡述他準備好的講演稿,即使台下觀眾如雲,也無法動搖他的平靜從容。他甚至還有餘力用餘光去搜尋阮甜的身影。他確實很認真地準備了這份講演稿。
然而阮甜並沒有坐在觀眾席上聆聽他的演講,她是文學社的社長,也是這場分享會的組織者,剛開場還有許許多多雜務要拿主意,正在大禮堂的最遙遠的門口來來回回,和不同的社員說話。林州就抱著胳膊站在她旁邊。
秦厭神色微沉,幽邃的眼瞳裏染上陰翳,又被他很快地遮掩過去,流利地接續著之前的內容闡述,仿佛隻是最正常的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