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的絆
郗晨在小套間裏住了一周, 直到靳尋再次出現在林新。
但他不是為了她而來,除了和張大豐的碰麵,還要協助“流落在外”多年的堂妹認祖歸宗。
趙瑄正在辦理轉學, 她要搬去春城的消息在年級裏傳開了, 因此她頻頻遲到早退,整日和一群狐朋狗友混日子。
本地的朋友爭相跟她拉攏關係,說以後去春城都靠她, 仿佛趙瑄就是他們這幫人的救命稻草。
其實大家心裏都有數, 隻是不那麽清晰, 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就在這裏, 出不去, 就算出去了也混不出名堂。
而趙瑄,似乎就是他們最後的唯一的希望。
郗晨和戚晚將此看在眼中,偶爾也會討論。
戚晚說:“將希望放在別人手裏, 結果隻會失望。趙瑄憑什麽要幫他們, 換做是我也不會管。”
郗晨看了戚晚一眼, 並未接話, 心裏卻頗有體會。
就像是戚晚對她的事無能為力,而她對辛念家的經濟情況也無能為力一樣,大家都是自身難保,誰還有餘力操心別人呢?
而有餘力幫忙的人, 便要問一句,我憑什麽幫你, 你能還給我什麽?
類似的意思, 郗晨在陪靳尋去夜陽天時, 時不時就會聽到。
靳尋這次來, 去了三次夜陽天,郗晨三晚都在,酒過三巡靳尋就帶她離開,去往他的別墅。
但靳尋沒有碰過她,他不是在書房裏忙碌就是在主臥裏休息,有時候半夜會來人,像是跟他匯報什麽事。
就算靳尋沒有交代,郗晨也能感覺到,靳尋頻繁到林新為的是兩件事,一件是趙瑄和生母,另一件就是那所謂的“生意”。
和張大豐等人有關的生意,大概不是什麽正當買賣,度假村開發可能隻是個明麵上的“交易”。
而且那個項目實在太大,郗晨怎麽看,都覺得張大豐的分量夠不著,最多也就沾沾光分個邊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