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做了一個夢。
夢裏, 他又回到了七年前,沙遠鎮。
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來到這樣貧窮的地方。
這裏幾乎沒有什麽交通,從帝都起飛後, 要在省城搭綠皮火車, 再轉乘最原始的長途大巴,在沒有高速公路的普通國道上顛簸六七個小時,才能到達這片黃沙漫天的中部小鎮。
陳琛最初加入這個公益組織, 是通過在線報名加麵試的方式成功的。個人資料裏沒有填寫任何具體的家庭信息,隻報了學校。
審核的負責人發現他竟然是耶魯大學的高材生, 興奮得不得了, 當即就把他召了進去, 負責內部管理係統的重建工作。
這簡直正中陳琛下懷,他得以深入這個組織的數據庫,查看往年所有失蹤人員的具體檔案和找尋進展。
大量的照片和資料讓陳琛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點,有一天,他偶然在資料裏看到一張照片。
照片有些年頭, 是已經洗出的膠卷照片再掃描成jsg電子版的樣子,原片本身已經枯黃泛舊,清晰度並不高。
之所以能引起陳琛的關注, 是因為照片上那張模糊不清的臉, 猛然看去,幾乎和梁時一模一樣。
失蹤人姓名一欄, 寫著“李麗瑩”幾個字。
陳琛盯著這個名字看了很久, 然後撥了一個電話, 打給了寧安縣公安局。
自從梁時失蹤以後, 陳琛就和辦案的民警搞起了深度合作。他縝密的思路、豐富的資源贏得了諸位幹警的一致好感,雙方一直保持著聯係。
大家都知道, 這個身份神秘的少年,一直在尋找他失蹤的女朋友。
經過對方確認,這個人的確就是梁時的生母。
據梁時的外婆表示,李麗瑩把孩子送回老家後,就獨自去了澳大利亞,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份失蹤檔案建立的時間非常早,甚至早於梁時出生的年份。也就是說,這麽多年來,一直有人在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