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南城】節目組一時間成了整個南城電視台最火熱的存在, 引得各路人馬都削尖了腦袋往裏擠。
這年頭,缺的不是好點子、好創意,缺的是錢。
隻要有了錢, 製作就能跟得上, 作品質量一定就有保障。加上大資本入駐,黃金時間的播出位也早早鎖定。大家都是內行,心裏都門兒清, 這個節目成為爆款已是毫無懸念。
本來空缺的攝影師位置,一下子由一整支攝影團隊填補上了。瞿導之前點名要的郭攝影師也回歸了, 還帶來了各種燈光和設備人員, 由杜盛傑統一帶隊管理。
編導這邊還是梁時和朱小雅, 又加配了一個助理來做打雜的工作。此外,還有一支各方麵都很齊整的後期團隊加入,全力支持片子的製作,隨拍隨剪,爭取一個月後正式在旅遊頻道上線。
節目的整體結構保持不變, 還是一共十期,每期一個主題。體量卻有了一定的擴充,每期的時長變為四十分鍾。內容跨越傳統到現代, 範圍覆蓋南城的幾大夜市。
此外, 由於呂洪濤的盛情邀請,彭製片拍板決定, 無論如何, 必須留出一期內容給他們的大金主柏樾山莊。
梁時考慮了下, 也不是不行。他們節目叫“宵夜南城”, 又不叫“夜市南城”。她和朱小雅討論後,決定把其中一期的主題更換為夜間溫泉, 主打溫泉美食。
拍攝工作正式拉開了帷幕。
導演瞿渢本來是做藝術片出身,進入南城電視台後,一直在新聞頻道製作民生類紀錄片。兩者的風格糅合在一起,已經熟練駕馭如何將接地氣的素材處理得平易近人又極富美感。
梁時跟著坐在監視器前,看著他安排打光和背景,熟練調度各類工種,將被采訪人的麵容和動作處理得真實而細膩。
她深深感歎,導演藝術真的神秘而富有魅力。看起來是個體的表達,實則卻是集體的藝術——要把人聚合在一起共同創作,把無數個零散的片段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把分散的觀眾帶入統一整合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