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桑逾送回家後, 夜幕已然低垂。
江憬不想回家也要回家,因為孫茹婷回來了。
江憬對這個母親的感情很複雜。
他出生前孫茹婷是戰地記者,後來有了他, 就申請調遣, 換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環境工作,但還是被指派到了國外, 一年回不了一次家。
當時江海平還是政府官員,公務繁忙, 忙到沒日沒夜,無暇分心。
夫妻倆把他送到了朋友家, 也就是黃顥他們家,讓黃顥的父母幫忙,說是給口飯吃就行。
雖然寄人籬下,但黃顥的父母對他還是很好的。他不僅沒有受到非人的虐待,基本上黃顥有的東西他都有。
直到那一年他和黃顥雙雙被人綁架,原本維持的平靜被打破了。
當時綁匪要求的是一人一千萬的贖金, 黃顥家能拿出的流動資金也就六七百萬,就跟他父母商量能不能共同想辦法湊出兩千萬。
江海平聽了馬上報警。
但綁匪很狡猾,具備超強的反偵察能力, 警方和綁匪周旋了幾個回合都沒有獲取有效信息,反而刺激得綁匪瀕臨撕票邊緣。
沒辦法,兩家人東拚西湊,零零總總加起來還不到一千萬。
關鍵時刻, 孫茹婷回來了。
她向娘家借了三百萬,總算湊出了一個一千萬。
因此, 再次和綁匪溝通時, 江憬清晰地從聽筒裏聽到孫茹婷的聲音——先放黃顥。
即便是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裏, 兩三天滴水未進。
即便是手腳被繩索捆縛,腫脹充血,四肢麻痹。
即便是綁匪凶神惡煞,每日都來拳打腳踢。
即便是這場悲慘遭遇的起因是黃顥提出要走那條無人的羊腸小道。
他都不曾心生怨懟。
而當他聽到孫茹婷的這句話,不可思議又難過。
她好不容易回國一趟。
他以為她是來救他的,原來是為了救別人的兒子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