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放假前的最後一個周末, 方嶽和潘大洲相約去打籃球。兩人走到體育館門口,方嶽看到了不遠處的那座商場,忽然改口:“你先進去, 我去趟商場。”
“去商場幹嗎, 要買啥東西?”潘大洲問。
方嶽沒說, 隻道:“我很快回來。”
“那一塊兒去唄,估計廖知時他們人也沒到齊。”
潘大洲閑著沒事,就粘著方嶽一塊兒去了商場。方嶽目標明確,進商場後直奔母嬰用品店,然後他就站在了一個貨架前, 看著一排五顏六色的兒童訓練筷。
母嬰店的店主起初看他們背影以為是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上前準備招呼的時候才看清兩人的臉。一個戴了副厚眼鏡,長得挺機靈,另一個眉眼清俊, 鼻梁高挺,修長脖頸上喉結凸顯, 下頜線已經有了成年人的輪廓。
看到他的瞬間, 好像陽光都破開屋頂照了進來, 女店主被他驚豔住, 心裏飆出一長串帶著感歎號的青青草, 熱情更添幾分。
她摸不準對方年齡, 不確定他到底成沒成年, 但法律年限內總不至於已經當了爸。銷售詞反正就那一套,不會出錯的。
“要買訓練筷啊,家裏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呀?”店主問。
潘大洲笑哈哈搶答:“女寶寶!”
“是女寶啊, 那你看, 這雙粉色, 這雙黃色,都挺適合女寶寶的。”店主順勢推銷,“家裏寶寶多大了,是剛學拿筷子嗎,要不要順便再買點配套的小碗小勺,還有飯兜兜?”
潘大洲笑得不行:“問你呢,你家寶寶多大了,要不要再買幾個飯兜兜?”
方嶽沒理會聒噪的潘大洲,他一本正經回答店主:“她十五,快十六了。”
“啊……”
“有適合她這個年齡的訓練筷嗎?”
“我這店裏,目前沒有……”店主納罕,市場需求的年齡層是要再拓寬一下了嗎?
兩人走出母嬰店,潘大洲像被人點了笑穴,全然不顧周圍人異樣目光,“寶寶筷啊,陳兮知道你要給她買寶寶筷嗎?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