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前朝餘孽隻想賣燒烤 強推

第133章

百姓們隻站在學堂外麵伸著脖子往裏瞅, 誰都沒好意思進去,生怕踩髒了似的。

楚溪客也就沒往裏走,學著百姓們的樣子透過窗戶往裏看。

總共有一大一小兩個房間, 小的是“啟蒙班”,大的是“拔高班”, 從命名就能看出是根據學生的基礎來分班的。

每個班裏都有黑板、掛圖和現代化的桌椅, 這樣學子們不用像從前那樣跪坐著讀書,也不會隻是死記硬背而弄不懂意思。

現在學堂還沒有正式招生,因為教書先生還在培訓中,楚溪客希望培養出一批真正懂得“育人”的啟蒙先生, 而不僅僅是“教書”。

至於怎麽培訓他就不太懂了,交給薑紓和鍾離東曦去商量就好。

看完學堂, 楚溪客沿著街道繼續走。

整個街區都是一排商鋪,所有權在官府手中, 居民隻能租賃,不可購買。

小區內的住宅則是免費發放給百姓, 隻要有平川戶籍就可永久居住,還可以傳給下一代。

不過, 居民需要交納一定的物業費,官府再組建“物業處”, 統一清掃街道、處理垃圾、維護綠化等, 誰家的茅廁、屋頂、灶台壞了,物業處也會負責維修。

這一套,就是楚溪客從現代搬過來的了。

錢不多,但有些百姓還是不太樂意, 軟磨硬泡地跟收錢的小吏說, 不需要物業打掃衛生, 他們自己就能打掃。

一個小區上千戶人家,小吏走了一圈下來,收上來的錢不足一貫。

楚溪客整個蒙了,完全不理解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每個月隻有十文錢啊,之前燒磚蓋房子的時候,每人每日的工錢都有五十文了,一家五個壯勞力的話,每日工錢足足二百五十文!

一個月十文錢都不願意交了?之前在長安的時候,單是廊橋一條街的物業費都是這個的十倍!

最後,還是賀蘭康出馬,別的都沒動,隻把“物業費”這個說法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