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陸知夏有史以來過得最嗨的十一, 她早出晚歸到處野,也不和言芳華匯報。
言芳華對她也隻有一個要求:怎麽玩都行,不許惹禍。
陸知夏其實也沒她想得那麽不懂事,她除了武術館和縱樂, 還辦了件正事。
小六子之前答應幫她找辮子男, 還真被他找到線索。
海京市混社會的,是分區的, 小六子在這區裏排在前頭的。
他和別區領頭熟悉的, 分別送了些跑腿費, 等於是整個海京市所有區都有人在幫他打聽一個人。
小六子從崇明區的人口中得知,他曾經在早餐鋪子前遇見過辮子男。
證據是根據小六子提供的畫像, 那是陸知夏根據自己和沈晚清的回憶畫出來的, 大概率接近。
陸知夏每天天不亮就去崇明區, 在那邊的早餐攤上轉悠。
一連幾天, 沒遇到辮子男,倒是吃到不少特色早餐。
國慶最後一天, 陸知夏站在賣牛肉餡餅的攤位旁邊排隊,新出的攤位,湊熱鬧的人多, 她邊排邊四處張望。
快到她時, 她瞥見人群中一個身形壯碩的男人,頭發白了大半,走路時腿有點瘸。
最顯眼, 是他頭頂的帽子, 雖然與陸知夏之前見過的不同, 但帽子上也有辮子, 乍一看很像是清朝大官的頂戴花翎。
小六子也注意到了, 在不遠處發信息提醒她:老大,斜對角45°,正往你那邊走,估計也是排隊買餅去了。
陸知夏留意著那人,幾步之遙時,她假意接起電話,看男人一眼,說:“你要買餅站我這裏吧,我去接電話。”
男人愣了下,道謝後站在她的位置,陸知夏接著電話走到旁邊,餘光一直盯著他。
很像記憶中的人,陸知夏吩咐小六子部署好,一早上便確定男人住在附近崇明大院的五樓。
舊樓沒電梯,人口多以老年和小孩為主,他一個人獨來獨往,進屋之後基本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