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不要被他人左右,要始終貫徹自己
我始終貫徹著我的想法,如果一個本就很聰明的人,他的想法總是不被那些愚者所理解,所以他身邊的人就不斷的勸說他,讓他改掉這種想法。
可他真的應該改變這種想法?
聰明的人真的要向愚者看齊?
如果是在古時候,有人跟你說,以後人們可以飛天入地,你會相信?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吧?反而會說他們是癡人說夢,怕不是睡傻了吧。
可就是那些被他們說是癡心妄想的人,他們卻成功的做到了!而那些說他們的人呢,依舊平凡,隻不過是換了個人繼續嘲笑罷了。
在如今的這個社會,人們可以乘坐飛機上天,坐上鑽土機,鑽入地表,這些在古時候會有人相信?
梵高,生前隻賣出過一幅畫,一生都窮困潦倒,被身邊的人說是瘋子,死後才被人得到認可。
在以前沒有燈泡的時候,人們都是隻能夠依靠陽光,月光蠟燭來照明,但有著異於常人思維的愛迪生,卻想發明一種耐用明亮的燈泡,之後的幾年,愛迪生的實驗都是失敗的,被許多人嘲笑他是在癡人說夢。然而麵對外人的質疑和不信任,他放棄了?他妥協了?他泯然眾人了?
沒有!而是以此為動力,繼續自己的科學研究,在嚐試了六千多次的實驗後,他才發現了鎢絲可以作為點燈的材料,且發出的燈光明亮,又不易燒斷,可以長時間的使用。
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在晚上做到如同白日一般的明亮。
所以我認為那些勸說聰明的人向愚者靠攏是不正確的,每個人都應該有每個人活著的方式,不應該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想法。
如果梵高被人誤解後改變了自己,後世也就不會被眾人承認,如果愛迪生被人嘲笑成癡人說夢,就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不再繼續做研究,那麽也就不會有燈泡這個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