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青春散場:摯愛郭敬明

【39】38、一個半月寫成《幻城》

38、一個半月寫成 幻城

每個人都知道,《幻城》是郭敬明生命中的一個奇跡。每個人也都知道,《幻城》是郭敬明生命中的一個劫難。《幻城》開啟了一個神話的開始,《幻城》也引發了世紀初青年文壇最熱烈的一場指責和批判。

2002年10月長假,我回到了江蘇老家,在當地報攤上買了10月的《萌芽》,然後驚訝地發現半年前他給我看過的《幻城》赫然發在“小說家族”第一篇。雖然已經看過多次,但我依然饒有興致看了一遍,並且再此被其華麗的語言和動人的故事所深深打動。看完之後就有一種感覺,這篇小說肯定會引起轟動。理由有兩:第一,當時這種魔幻體裁的小說非常之少,數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萌芽》上刊發此類小說更是史無前例;第二:郭敬明對文字的華麗運用在這篇小說裏麵得到了完美的展現,而故事的完整更是彌補了他之前小說一致存在的內容空洞、言之無物的致命硬傷。

隻是,我猜到了前頭,卻沒猜到了結尾。我知道這篇小說會紅,卻沒有想到會紅到如此地步,會紅到讓當期的《萌芽》因為這篇小說而洛陽紙貴。在這裏,我自然毋需多言這篇小說受歡迎的程度。因為所有語言在事實麵前都顯得是那樣地肌肉萎縮、無能為力。

一回到上海,我就打電話給郭敬明表示祝賀,電話裏他喜形於色地告訴我春風文藝出版社日前已經找到他,讓他三個月裏把這篇小說擴充成長篇小說,並且和他簽訂了三年合作協議,每個月支付他一定的創作經費,這三年內出的長篇小說都可以給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我自然再次恭喜,並且有足夠理由認為他今後的創作之路會一帆風順。隻是我略為擔心他短短三個月能夠把一篇隻有兩萬多字的短篇擴充為一部長篇小說而且保證質量不下降嗎?因為幻城的辭藻太華麗,如果篇幅短還可以一蹴而就,但篇幅一長,要保證全文都是這種精致的感覺難度是相當之大的,而且短篇幻城的故事已經完整,要添加數倍原文的內容更是談何容易啊?我把這個疑問說了出來,郭敬明卻滿口不在乎地讓我放心,我說的這些困難他都考慮到了,並且已經想出解決辦法,三個月的時間其實很長了,按照他現在的狀態去寫根本就不是問題。更何況,這次機會是絕無僅有,無論如何他都會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