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青春散場:摯愛郭敬明

【9】8、神秘的小A,到底有沒有

8、神秘的小A,到底有沒有

小時候讀詩,讀到李白老師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時總覺得說這話的人太虛偽,兩個老爺們之間有這麽好的感情嗎?莫非李老師有“斷袖之癖”?

直到認識了郭敬明,我才知道自己心胸實在太狹隘,兩個男人即使不“斷袖”也是會產生那種惺惺相惜的情感的,用現在時髦的叫法就是——第三類情感。

李老師,對不起啦!我誤會您了,您別怪我,人小不懂事。

在和郭敬明“高密度、大強度”交往了一段日子後,我突然產生幻覺:我是不是已經成為郭敬明最好的朋友了。

注意,我這裏用的是“幻覺”,而不是直覺、感覺,或者其他什麽覺。

很多年以後,我回頭看自己當初的那個想法,覺得太幼稚、太可笑啦。

我前麵說過,郭敬明是“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他永遠有自己追逐的最近目標。

話先說回去,當年,我的確產生了這種幻覺,我和郭敬明已經是最好的朋友了,我如此自定義了一下,並且覺得很真實,很舒服。於是,在QQ上我滿懷**地問:“小郭,我是不是你最信任、最好的兄弟。”

我滿心以為他會和以前N次回答我一樣,嘻嘻哈哈地說:“是呀,是呀。”

但這次他的回答卻讓我失望,不,準確地說,是讓我驚訝:“當然不是啦!我最信任的兄弟是小A,你嘛,隻能排第二——你別不開心哦,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我自然不會因為這句話就不開心,我還沒BT到為了一個男人和另外一個男人爭風吃醋的分上。

我知道他說的這個小A是誰,幾乎郭敬明發表在“榕樹下”的每一篇文章中都會提到這個叫小A的人。

如果一個人總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反複提到同一個人,且都用大段筆墨去正麵渲染這個人,那麽這個人於他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