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字天才郭敬明,一鳴驚人
很多時候我都想,2000年要是世界上沒有“榕樹下”,我們的生活將會是多麽的寂寞!
我如此感慨不是沒有理由的,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中文原創作品網,“榕樹下”創造性地設置了類似編輯部的機構,接受網友投稿,經審核後在網上給予發表,這樣一個模式成了我們創作的動力,因為我們可以非常容易地通過“榕樹下”將我們的文字呈現在別人麵前,獲得讚美,滿足虛榮。
總之,“榕樹下”是一個對我們這批寫手影響很大的“故鄉”,在那裏充滿了一切關於文學的美好想像。
2000年正是“榕樹下”最為熱鬧的時候,不但網友眾多,更是聚集了當時幾乎所有的著名網絡作家:安妮寶貝、李尋歡、寧財神、趙波、黑可可……哪個不是響當當的牛人啊!
那時“榕樹下”的人氣叫一個火,哪像現在如此凋零?2002年,“榕樹下”被賣給他人,然後被一分為二,過了兩年,又被轉手。“榕樹下”的垮台,徹底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那些牛人們也紛紛鳥獸散,安妮寶貝去了北京安心寫小說,大嘴巴寧財神不知到了哪裏折騰,倒是小眼睛的李尋歡挺出息,一直擔當“榕樹下”主編,幾年來很是做了不少事,現在在圖書界算是一名腕兒了。
前幾天,我和李尋歡喝酒時,談起當年情景,互相感慨,說恍然如夢。
停止感慨先,回到2000年,無論是我,還是郭敬明,“榕樹下”都是我們發表文章的不二選擇。時年18歲的郭敬明精力旺盛、下筆迅捷,幾乎隔兩天就能夠發一篇文章,且質量均相當之高,讓人嘖嘖稱奇。
郭敬明寫的大多是散文,他用一篇篇散文寫著他高中生活的煩惱,寫著他對小王子的偏愛,寫著他對上海的浮想聯翩,寫著對音樂和電影的理解……毫不誇張地說,他的每篇文章都能給我們帶來足夠多的驚喜,因為他對文字的運用已經到了一個堪稱華麗的境界,很多我們聽都沒聽過的優美詞語在他筆下能水銀般地傾瀉,濺起滿地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