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辯論賽(2)
現在由班長做開篇立論。
“主席,評委,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開門見山,我方觀點是先立業,後成家。
在當今社會,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其成本都遠高於過去。物質基礎是否殷實,不但影響著我們自身的生活質量,更影響著下一代的教育、培養及成才。先立業,後成家,是當今社會所該提倡的。隻有先立業,後成的家才有所保障,才能更好地為家負起責任。所以,我方觀點,先立業,後成家。謝謝。”
什麽?就這樣?沒有了?這叫哪門子開篇立論?和對方辯友的引經據典,這個名人、那個專家的,班長的論據簡直不要太單薄。雖然目前看不到最終結果,但這三分鍾的開場陳詞,自己這方很明顯已經敗下陣來。
可是,比賽根本容不了馬小丫思考。
二輪駁立論開始。
對方二辯:“剛才對方一辯說先立業後成家是對家庭的負責。一個沒有患難感情的家庭,如何能長久負責?下麵我將從個人、家庭、社會三個方麵來闡述我方觀點。首先,先成家後立業,有利於個人事業的發展……”
聽著對方二辯的駁論闡述,馬小丫知道,今天這仗會很累。班長如此簡短的開篇都被抓到了小尾巴,不得不說,對方的辯友還是比較細心和專業的,至少對流程很熟悉。
“所以,我方再次強調,先成家,後立業。謝謝。”
輪到自己這方的二辯了。馬小丫看了眼身邊的宣委大大,然後輕輕地將自己記下的幾點推到他麵前,希望能有所幫助。
宣委大大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一彎,心領神會。低頭迅速看了一眼馬小丫給他的資料,然後開始自己的辯駁。
“對方辯友剛才有說到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可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坦言若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如何立業?然而我想指出對方辯友的錯誤之處在於,過分誇大了生理需求對人的影響。比如,你很餓了,但依舊在參加考試。你不會因為餓了,就不參加考試,也不會因為吃飽了就一定會去參加考試。所以,我想說的是,我們之所以是人類,就是有著高於生理需求的更多需求,那就是安全感、社交能力的體現,以及自我價值的體現。當今社會,物欲橫流,多少‘先成的家庭’在‘立業’後被摧毀。沒有患難嗎?沒有感情基礎嗎?都不是,而是‘立業’後的更多選擇。為了家庭和睦,為了社會穩定,我方再次強調,先立業,後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