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光裏,有我奔跑的青春

§一個人的《大英百科全書》

§一個人的 大英百科全書

早在1990年,網絡還沒有完全興起,書籍仍然是這個社會學習知識的主導力量。《大英百科全書》獨占鼇頭,統治著世界工具類書籍80%的市場。哈雷當時還是個懵懵懂懂的孩子,躲在圖書館裏煞有介事地看與自己等身的《大英百科全書》,坐擁書城的感覺讓他飄飄欲仙。他對這套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涉獵廣奇、資料豐富,讓他產生了無限的遐想。

1995年,哈雷18歲了,他有幸到大英百科全書集團當了一名圖書管理員。他每天的工作是看管圖書,這兒是整個集團最大的圖書館,裏麵收錄了所有版本的《大英百科全書》,每一次新書出版都是一次升華,一次質的飛躍,這是一個時代跨越的標記。

圖書館裏還掛著許多世界政要對《大英百科全書》的褒獎之詞,其中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美國總統林肯的話語最為發人深省,哈雷一直以在此工作為榮。

1997年3月,哈雷第一次接觸了網絡,當時有人提議引入圖書館管理軟件,以管轄龐大的圖書係統,但這一提議卻遭到了總裁高茲先生的嚴厲批評。高茲先生斬釘截鐵地告訴所有員工:集團走的路線絕不是虛擬網絡化,書必須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捧在手心裏,書香襲人,網絡裏能有書香嗎?

高茲先生對網絡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他隻是操心集團未來的發展,如何在下一次的版本中收錄更多的詞匯,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哈雷開始關注網絡,他在父親一個朋友的家裏,第一次見識了網絡世界,當時網絡遊戲如雨後春筍,少年的心被誘惑著,他很快沉迷在網絡帶來的興奮與衝動中。

玩了三小時的遊戲後,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大英百科全書也可以搬到網絡上,形成非紙張化的詞典,隻要點擊搜索,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