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光裏,有我奔跑的青春

§尋找一棵優美的樹

§尋找一棵優美的樹

出生在秘魯南部亞雷基帕市的他,從小就不安於現狀。與一群孩子玩耍時,他總要想方設法地當孩子王。他是個從小喜歡競爭與權力的人,曾經為了與另外一群孩子爭奪地盤,領著一支隊伍與對方發生了血拚,結果是他差點被關進地方政府設置的少年監獄裏。

偏偏是這樣一個熱愛暴力的孩子,竟然也與文學有緣。他無意中寫下的一篇關於愛情的文章,在校園裏被大家瘋傳。老師讀過後,認為他風格偏於成熟,但的確是棵寫文章的好苗子,如果少一些血腥,說不定能成為一代文豪。

1953年,他考上了秘魯大學,主修文學與法律。在這期間,他受到許多外國名著的熏陶,也開始嚐試著寫一部同樣偉大的作品,卻由於涉及政治與法律等敏感內容而被當局認為不可理喻,他因此差點失去了寫作的權利。

迫於政治壓力,他開始長期留學歐洲。他的確不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他先後就讀於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哈佛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他簡直是個怪才,在每個大學,他都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且得到老師與同學們的高度賞識。他一直在獲取屬於自己的人生資本和政治資本,在他看似與世無爭的外表下埋藏的竟是一顆滾燙的從事政治的野心。

在留學期間,他的文學創作並未停止,他所涉及的體裁偏向於反抗獨裁。渴望自由、介入政治成為他文學創作的獨特魅力。他的這些作品傳回國內後,竟然得到了部分“極右”勢力的支持,而這正迎合了他那顆狂放顫抖的心,他甚至在夜晚時分,望著鏡子中的自己獰笑,他喜歡自己獰笑的樣子。

1987年,他回到了秘魯,組建了一個名叫“自由運動組織”的新政黨參加總統選舉,他極力將自己的作品宣傳給選民,並提出了全麵開放市場經濟的主張,但流年不利的他敗給了對手藤森,他的人生因此跌入了低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