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光裏,有我奔跑的青春

§把稻草當成金子賣

§把稻草當成金子賣

1954年,在美國的俄勒岡州,有一個名叫耐特的16歲男孩,他十分喜歡運動,但家境貧寒。雖然如此,他依然每天堅持長跑,因為他不想讓與生俱來的愛好從自己的生命裏“隱退”,他發誓要做一名傑出的運動員,還希望自己能夠進入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

他每天除了念書,其他時間要做的事情便是將一大堆從田裏割下來的稻草運到市郊。那裏,有大量賣稻草的人,而他卻是諸多人中最年輕的一個。他敵不過大人的圓滑,更敵不過小商販的機靈,因此,他常常是以最賤的價格賣掉自己的稻草。但是,他的低價賤賣行為惹來了同行們的鄙薄,他幼小的心靈也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耐特每天想得最多的一件事情便是,如何攢夠下一學期的學費,如何將稻草賣出個好價錢。他晚上就讀於一個小型的體育學校,他的老師是俄勒岡大學的一名體育教師,叫做鮑爾曼。鮑爾曼在學校裏組建了一支田徑隊,他夢想著這支田徑隊能夠成為全校甚至全美的冠軍。在業餘時間,鮑爾曼的麵前總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鞋圖。他不停地思索著,計算著,當其他學生都到處玩耍喝啤酒時,唯有耐特這個16歲的小男孩充滿好奇地蹲在鮑爾曼的身邊。鮑爾曼十分專注,他甚至不知道上課時間已經到了,更不知道有一道難掩智慧和靈光的好奇目光一直跟隨著他。“老師,將腳後跟的位置向後拉一點,是不是會更好一些?”耐特突然輕聲說道。

鮑爾曼聽到說話聲猛地抬起頭來,他怔了好半晌,然後用手拍了拍耐特的肩,不無讚賞地說道:“孺子可教也。”

後來,耐特才得知,老師是在設計一種更好的鞋型。這種鞋型會使運動員感覺腳步舒適,並且能夠增加彈跳力。原來,老師在想辦法從硬件上提高運動員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