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年漂泊十年青春

第三章 再返武漢

第三章 再返武漢

經過一夜的痛苦抉擇,第二天天剛剛蒙蒙亮,我給父親留下了一張字條,便收拾行裝,一個人悄悄趕往火車站和小張會合。我知道,父親舍不得我走。

後來我才知道,父親那一夜根本就沒有睡。他是流著眼淚看著我出的門。

在火車站我碰到了小張和他的妹妹。

小張老家在隴西,是甘肅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幹旱少雨,住的是窯洞,吃的要靠天收。往往是一過春節,就斷糧了,不得不四處逃荒,肩膀上背個褡褳,到處去討糧食。小時候,我經常在村子裏碰到這樣的逃荒人。每次,父親都會挖一鬥糧食,倒進逃荒人的麻袋。那時候,覺得自己很幸福,畢竟這世上還有這麽多吃不上飯的人。

小張是幾年前國家扶貧,才從貧困山區移民到我們這邊來的。我們地區是甘肅有名的糧食生產基地,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從我們市境內流過,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以前在部隊的時候,我跟南方兵說,我們家還種水稻,南方兵驚詫萬分,甘肅還能種水稻?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覺得甘肅就是滿眼黃沙,四季缺水的地方。

我和小張,是在當兵第一年部隊新聞報道員培訓班上的認識的。那時候,每個基層中隊要抽一名文筆好的戰士去參加培訓。由於,我在新兵連的時候經常幫班長寫情書,而且經常寫點部隊打油詩,也算小有文才。指導員覺得可以在這方麵培養一下我,報名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推薦了我。

小張有點胖,熟悉之後我一直叫他“胖子”。培訓了七天,我是胖子的鄰居。那時候,是臨時集訓,沒有宿舍給我們住。給了我們一間後勤部的倉庫,給了十幾張床板,於是我們隻有打通鋪,每塊床板下麵墊上幾塊磚頭,小張是我的隔壁。

胖子的中隊是省電台的駐警,學習新聞報道他的條件是得天獨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