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生若隻如初見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羅帶同心結未成 江頭潮已平

《長相思》,取《古詩·孟冬寒氣至》中“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劄。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的詩意為名。初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又名《雙紅豆》、《憶多嬌》等。李白,白居易,林逋,康與之,納蘭容若……古人寫的濫了去。

李白的《長相思》:“長相思,在長安。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將相思之意寫得癡絕,細致卻不傷於纖巧,隻是七言樂府,不好和詞並論。況且他好像超凡入聖的食神,青菜豆腐的普通材料,也能做出讓人驚豔的佳肴。太白這首《長相思》,如果僅僅以男女相思之情來看它,實在是可惜了。

長安,在他的筆下有豐富連綿的意念,是男兒夢中的理想國,有著高聳入雲的天階,送人入青雲,寬闊地包容了男兒所有的壯誌抱負和生活的理想;還是一個有他喜歡的女子生活的城市,這個城市帶著那女子的影子,想到長安就浮現她的笑顏。

或許,他年輕時在長安真的有過一段邂逅。他名重京華的時候,應有無數女子愛慕他,而他也喜歡上了她們其中的一個。這個女子,有可能是平民,亦有可能是皇室公主。

他的才華傾倒天下人,讓一切變得毫無意外。

開元十八年,李白由南陽入長安,隱居終南山,結識長安名流,後又離去,四處漫遊,所到之處,詩名卓著,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現在的人很喜歡李白,喜歡他的灑脫,他的自然,能把莊子“逍遙遊”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確,在旅行這方麵,李白絕對是廣大“驢友”們的先驅。

天寶元年秋,因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等權貴名流的薦引,唐玄宗下詔征李白入京,命李白入仕翰林。皇帝施以隆重的禮遇,“降輦步迎,如見綺皓;以七寶床賜食,禦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應召入京時,頗為躊躇滿誌,以為可以一展國士之才。可是他很快就失望了。唐玄宗留他在身邊自然是歆賞他的才華,隻不過這才華不是用來安邦定國,隻要用來粉飾太平,寫寫《清平調》之類的宮廷詞賦,用來開心取樂。當然,也是為了顯示自己賢君的風範,招攬天下士子之心。像李青蓮這樣的狂生都能見容,三郎還不是個賢明大度的皇帝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