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辦法?”鄭重浩問。
蘇綰隻調皮地說了兩個字——“你猜。”
這兩個字對於較為木訥的鄭重浩來說簡直就是要命,索性不猜了,靜靜在一旁看著就好,反正蘇綰不會讓他失望。
從淘氣堡回家後,蘇綰也給小陽布置了一個作業,叫他寫一篇玩後感,特意囑咐文字要依從自己的內心,她告訴小陽,真情實感永遠要比浮誇言辭更能打動別人。
後來的幾天蘇綰都以幫助小陽尋找寫作素材為由帶小陽輾轉各個小孩子的樂園,鄭重浩也如影隨形,很多時候鄭重浩都會慌神覺得他們真像一家三口,隻可惜,隻是自己覺得。
一路上,鄭重浩都很有自知之明,為了不讓對方有所負擔,為了不讓兩人相處得尷尬,他對蘇綰的關心都是點到為止,無非渴了遞上一瓶水,出汗了送上一張紙巾,到飯點了買來她的最愛……
他知道,隻有這樣似朋友間的照顧,蘇綰才不會拒絕。
周末,
蘇綰見小陽的爸爸媽媽終於歇空在家,便拿著小陽這一個星期邊玩邊寫的小作文去找他們,準備來一次深談。
在小陽爸爸媽媽看那些作文的時候,蘇綰有一種莫名的緊張,因為小陽所寫的大多是一些玩耍的樂趣,以及和往日枯燥學習生活的對比感受。
蘇綰其實還真沒有把握能讓這對對孩子有著“嚴要求,高標準”的父母立馬改了教育觀,讚同自己的這一套,讓孩子重歸自然。
“小蘇啊,我同意你帶小陽出去,是期待著他的寫作能上升一個層次,你也是這樣給我保證的。可是,你現在給我們看的這些,好像有點兒差強人意了。”
率先開口的是小陽媽媽。
“小姨……”
一旁的鄭重浩先開口幫蘇綰說兩句好話,卻被蘇綰示意,叫他不用說。
蘇綰自己也研究過小陽的作文,猜著小陽的爸爸媽媽會這樣說,早已想好對策,娓娓道來:“叔叔阿姨,小陽這些天寫的文章或許在文采上的確和以前寫的沒什麽兩樣,但這些文章裏麵卻多了一份真實的感情,一詞一句都透著他內心的歡愉,都透著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該有的純真,我自認為這樣的文章才是最打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