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蝕愛俏殘女

第34章 雲湖與“大槐樹”

第三十四章雲湖與“大槐樹”

十字路的西段聚集了幾份賣布匹的地攤,順著路向西走便是一個寬敞的大院,大院裏矗立著幾間塗著石灰的瓦房。

說起這幾間瓦房,在整個鄉裏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對,這裏就是鄉政府的駐地,說到這裏,讓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小鄉的基本情況。小鄉名叫雲湖鄉,因靠近雲湖而得名。至於它是什麽時候開始存在的,鄉裏人們流傳最廣就是明朝那次規模空前的大槐樹移民活動。

據史書記載,明朝自太祖朱元璋起,經建文帝,明成祖,先後曆時五十餘年,發生了一次規模巨大,範圍極廣的史無前例的移民活動。當時的移民大致可分為以經濟為主與以政治,軍事為主。在這裏就不一一列舉。話說明朝初年,以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為宗旨的經濟移民活動,以山西的大槐樹移民規模最大,範圍最廣,計劃性也最強,這種移民活動,從洪武二年開始,一直持續到永樂末年,規模較大的移民活動有記載的前後共有十八次,移民人口超過百萬人,涉及今天十八個省市的五百餘縣市。當時山西移民主要來源於今天的太原,臨汾,晉城,洪洞等地區,而洪洞又因為其極高的人口密度及其四通八達的交通位置,自然就成為了當時最重要的移民中心。明朝官府還專門在廣濟寺設置了“局住員”,負責給集中起來的移民編號發放“憑照川資”,之後移民們便由此奔向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各地的不歸之路。廣濟寺旁邊曾是一天寬廣的驛道,驛道邊有一棵長勢茂盛的大槐樹,因為位於空曠的汾河灘上,老鴰便在漲勢茂密的大槐樹上築起了巢穴。相傳,移民活動大多選擇在農閑的晚秋時節進行,而此時槐樹葉已經凋落,隻剩下光禿禿的樹幹與醒目的老鴰窩。棲息在槐樹上的老鴰,望著離散的人群在蕭索的秋風中不時發出陣陣哀鳴,就像在訴說著什麽。被迫遠離故鄉的人們,回首望去,遙望著大槐樹上的老鴰窩,聽著老鴰淒慘的叫聲,往往會不禁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