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是如此想,但李宣倒也沒有貿然有所動作,沉默不語。
與這位未來嶽父佬攀交情不能盲目,得循序漸進。
他深知像柳風陽這樣的權貴素來原則性極強,處理事情講究輕重緩急,不喜三心二意。
眼下,對方既然提起了門外喧嘩之事,那就先等他們處理好了再說。
驛館門外。
隨著漕幫馬夫和鷹眼男的牽頭,大批路過的百姓、商隊人員正圍在門口前大聲吵鬧,嚷嚷著要進入驛館休整,隱有與晉陽官軍對峙的局麵。
而趙徹就身在驛館內,站在晉陽軍和禁衛的角度,為了皇帝的絕對安全,是不宜讓大批民眾入內的。
萬一當中混入反賊,意圖行刺,縱然無法得手,那也是驚擾聖駕的死罪。
負責守衛的這些人就得負上監察不力,保護不周的罪責!
故此,於公於私,暫且戒嚴這處驛館,嚴禁外人進入卻也是必然。
但過往的商隊路人已經堵了近半個時辰,情緒多有焦躁,其中某些人不乏疲累,確有休整的需求。
加上前後百裏就此處一間驛站,錯過了就得拐道蘇縣,打從心底...眾人並不願繞路休整。
見到有人牽頭吵著要進入驛站,很多人便也跟著吵鬧起來。
李宣站在大堂靠近門口的位置,隱約間聽到門外百姓吵鬧的理由,不由眉頭淺皺,但並未多言。
不久。
一名侍衛折返來報:“回稟主家,是門外百姓吵著要入內休整,官兵已在盡力阻止。”
屏風後,趙徹神色一動,道:“嗯?不是一早讓你們發布公告說,朝廷要征用晉陽驛館半日,嚴禁閑人靠近嗎?為何百姓仍要吵鬧?”
“公告早已發布,起先也並無事端。隻是...”
侍衛說著,先是扭頭望了李宣二人一眼,而後才接道:“百姓見到此二人被授權進入後,心有腹誹,聲稱要官兵一視同仁,也允許他們進入休整。官兵不敢貿然放行,以致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