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她攜手權臣殺瘋了,全家後悔晚了!

第104章 上一輩的恩怨

謝郢川歎了聲氣,緩緩說出了四個字“梅溪詩案。”

謝槿寧端著茶盞的手顫了顫。

梅溪詩案,是先皇在世時,涉及麵最大,牽連最廣的一次黨爭。

那一次黨爭中,京城可以說是一片屍山血海,朝臣中誅殺的誅殺,流放的流放。

而謝家,正是因為那一次的黨爭,被判了全族流放。

也正是因為那一次流放,她與家人走散,被王二婆帶到北坡縣,被謝沐瑤頂替了身份,受了十幾年苦楚。

想到這裏,謝槿寧端著茶盞的手指微微顫抖,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她低頭看著手中的茶盞,沉默片刻,終究是將茶盞輕輕放下。

她隻歎了聲“倒是令人驚訝。”

謝郢川頗為讚同地點了點頭“當年的梅太傅年紀輕輕便孤身出使韃靼,不僅平安歸來,還帶回了與韃靼簽訂的議和文書。其智謀,放眼整個大燕都無人能及。”

“她從不維護哪個皇子,當時的人也隻以為她是個無黨無派的純臣。沒想到,她早早就歸順了當時的薑元承。”

“所以,梅溪詩案,是她一手策劃的?”

話都說到這了,其實想一想便能知道,當年梅溪詩案牽連之人雖多,可薑元承一派大多隻是流放,而當時的太子黨羽,卻是實實在在地被誅殺殆盡。

先皇的確狠,隻因為一首詩,便生了猜忌,親手將自己立的太子推入了絕境,逼得他舉兵造反。

不過,與其說是先皇狠,不如說是梅落雪更狠。

一首詩,動搖了當時穩坐太子之位的薑延的根基,逼得他們父子離心,最終將薑延推上了謀反奪位的不歸路。

見謝槿寧基本想明白了前因後果,謝郢川也不多解釋,隻說道“也正因為當時梅太傅一手策劃了梅溪詩案,導致謝家全族流放,母親病死在途中,所以小姨對她恨之入骨。”

謝槿寧聽到這,塵封已久的記憶忽然變得清晰了起來,她說道“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在事發前幾天的一個夜晚,我因為晚上睡不著,曾跑去找過母親,恰好在屋子外邊聽到了母親同一個女子在裏邊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