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之後,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劉燕真的像她說的那樣,一有時間便往大古坪跑了。
第二,王巧茹和徐彩雲開始爭著和劉燕親近。
第一件事發生後,那些對養蜂的事情,持觀望態度的人更加搖擺。有些人幹脆直接臨陣倒戈,或找趙軍海借錢,或趙寬讓跑起了銀行的助農貸款。總之,第一件事情的發生,讓人們看到了劉燕的決心和熱心,也幫助大古坪人樹立了養蜂的信心。
第二件事情刨除女人之間的爭風吃醋,多少透著點曖昧。
有人分析說,這是因為趙軍海一直拿秦三娃當親兒子看,兩個女人爭著搶著對劉燕好,不過是提前做準備,想當個好婆婆。當然了,如此揣測的前提是,人們的傳言是真的,劉燕能看得上秦三娃。
秦三娃並不清楚這些時常發生在背後的議論。他隻感到大古坪人看他的眼神有些怪。
怪就怪吧,秦三娃並不在乎這些。他這些日子也把所有業餘時間全部撲在了養蜂上。
山下遭了大災,山上卻並沒有啥大問題。經過前段時間的徹底巡山,保護區已經確定了這個事實。保住站目前的工作,除了日常進山巡查,就是盡快把保護站的房子蓋好,恢複正常秩序。秦三娃在村裏總幫人蓋房,保護區一開始蓋房,他的優勢就發揮了出來。有時候吳轉山這個大站長,還得聽他的指揮。另外,關於大古坪渡過難關的法子,吳轉山隻想到了一個,就是從山裏弄些藥材的種子、苗子,在村裏培育,當經濟作物種植出售。可是,如何從山裏弄種子、苗子,過程中會不會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哪些苗子適合在山下種植,又正好有經濟價值?還有開了這個口子,會不會引發盜采……總之,要想把山裏的藥材移到山下種植,問題很多,而且絕多數都不是吳轉山一個小小的站長可以決定的。它需要領導和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專家的論證。沒有幫到大古坪人,讓吳轉山多多少少有了那麽一份愧疚。特別是聽到劉燕已經開始在大古坪推廣養蜂了。吳轉山的心情更加複雜。雖然秦三娃在蓋房的工地上幹得很起勁,他卻總是勸秦三娃多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