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妱深提一口重氣,疾言厲色,“最好是這樣。”
“都警醒伶俐著些,不要再出任何岔子。”
“奴才,奴婢知道了。”
……
怡華殿。
這些時日,宋華章心中仍然記掛著冷宮中的那個孩子。
不過,她也並未再去過冷宮,隻是差了宮人又送了一次日用物品和吃食過去。
迎春一邊繡著孩童的肚兜,一邊憂心道:“小主兒,陛下已經好幾日沒有過來咱們宮中了。”
秀春接話道:“聽說近些時日,陛下忙著處理西北戰事。不單單沒有來咱們宮中,更沒有召任何妃嬪侍寢。”
“想來,是很緊迫的大事。”
“說的也是,聽說西北戰事都拖了一年多了。楊將軍仍然派大軍圍困西海,不肯出站。奴婢聽說,十萬大軍一日的軍用開銷,就是幾萬兩銀子,陛下估計正為這事發愁呢…”
宋華章聞言,刺繡的手微微一頓。
她抬眸望向窗外,若有所思道:“西北戰事,關乎國家安危,陛下自然憂心。隻是國庫空虛,這軍餉糧草的難題著實棘手。”
迎春停下手中針線,一臉焦急:“小主兒,咱們能不能幫陛下想想辦法呀?陛下平日裏待您這般好,如今陛下有難處,咱們也不能幹看著。”
宋華章輕抿下唇,眼中閃過一絲深沉:“後宮不得幹政,咱們還是不要再議論朝事。”
迎春小心翼翼道:“可是,這些事又不是什麽機密要事。莫說是後宮了,就連民間百姓都在議論。”
宋華章聽了,覺得她說的也對。
國家興亡,人人有責。
她雖然恨趙胤桓。
但唇亡齒寒,她並不想大曆朝動**不安。更不想看到百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本宮雖是一介女流,但也願為陛下分憂。這幾日我一直在琢磨,咱們宮中的開支,或許能節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