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跟著小李走進庫房,一邊走一邊仔細查看貨架上的商品。
這家店的庫房比陳浩預想的還要大,貨架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從食品到日用品,種類繁多,幾乎涵蓋了日常所需的方方麵麵。
陳浩心裏暗暗驚訝,這庫房的規模已經有了商品集散地的雛形,但顯然老板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依然以批發零售為主。
陳浩一邊走一邊仔細查看貨架上的商品,每一件貨品他都要過一遍手,仔細查看生產廠家、配料表和生產日期,並將這些關鍵信息一一記錄下來。
他身後的工作人員小李拿著本子,跟著陳浩記下他選中的貨品,心裏雖然覺得陳浩挑得慢,但也沒多想,隻當他是第一次進貨,比較謹慎。
他同時也仔細的記錄著商品信息,包括產地,配料,價格,事無巨細。
一個上午過去了,陳浩隻定下了十幾種貨品,都是副食類的,比如午餐肉罐頭、水果糖、餅幹等。
每一種他都要求進貨一百份,數量不算少,但比起庫房的存貨量,這點貨根本不算什麽。
到了傍晚,老板前麵的生意終於忙得差不多了,便來到庫房查看情況。
見陳浩隻選定了這麽幾樣東西,老板有些奇怪,笑著問道:“兄弟,你這挑得有點慢啊,是不是貨不滿意?”
陳浩笑了笑,解釋道:“老板,我第一次開商店,選東西得謹慎些。畢竟貨品質量關係到顧客的口碑,馬虎不得。”
老板聽了,哈哈一笑,拍了拍陳浩的肩膀:“兄弟,你這人仔細,我喜歡!做生意就得這樣,不能糊弄顧客。你放心,我這兒的貨都是正經廠家生產的,質量有保障。”
陳浩點點頭,繼續說道:“老板,您這兒的貨確實不錯,種類也多。我就是想多看看,多挑挑,爭取一次把貨進全了。”
老板爽快地擺擺手:“沒事,兄弟,你慢慢挑。我這店也不搬,你隨便選,多少天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