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你看來,如果是你的話,應該先從哪個方麵開始做準備?”孫院士問道。
“汽車!”
陳懷楚毫不遲疑道。
“汽車?”
“沒錯,就是汽車!”陳懷楚說道:“汽車目前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終端,占據了石油消耗量半數以上,可以說是舊有能源的最大消耗類別,想要開始著手準備,毫無疑問是汽車!”
“如果能逐步將汽車替換成新能源,這會大量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且還能減少碳排放促進生態環保,並且咱們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特別是在電動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和技術研發上,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的地步,先從這裏開始,能夠讓汽車產業更容易接受和整合核聚變帶來的係能源。”
“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涵蓋了23個主類,107個子類產業,包含了工業的大部分方向,而且還和咱們聚變裝置具有技術同源性,比如聚變引擎所需要的鎢鋰合金、中子屏蔽材料,甚至是與ITER項目研發的偏濾器材料,都在某種程度上重合。”
“還有一點是,相關產業鏈上有數千萬的從業工人,這麽大的體量,絕對不能忽視,如果能夠讓新能源汽車先轉型,足以確保就業結構平穩過渡,不至於發生下崗潮,導致社會不穩。”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汽車領域更容易升級,無論是充電設施、還是充電成本,都可以在改造過程中,迅速得到顯而易見的應用,這就能成為其他行業的示範,帶動整體工業向新能源轉移……要相信市場的選擇,隻要汽車品類做出改變,很多相關產業,不需要引導,都會自發的轉移,這就是潛移默化的變化。”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在這個過程中重新構建全球產業的話語權……眾所周知,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貨幣,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因素便是和石油掛鉤,如果我們能夠促進傳統汽車轉向新能源,便可以依靠核聚變帶來的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掌握能源定價權、技術標準權、資源控製權,繼而打破美元霸權體係,重塑屬於我們自己的貨幣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