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陳懷楚念完劉建為院士生前的遺信,在場所有人都不禁紅了眼睛,而孫院士這些劉建為曾經的同事們,更是老淚縱橫。
他們都想到了當初在荒漠戈壁一起工作的日子。
那時候是那樣的艱難,可他們又是那麽的堅定,哪怕麵臨再艱苦的環境依舊能夠苦中作樂,隻因他們眼裏有光,心中有著夢想。
然而如今,核聚變之光即將來臨,可劉建為卻已經走了,他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此時回想起來,真是令他們悲從中來,不能自持。
“同誌們!”
眼看著大家都情緒低沉,孫院士擦了擦眼角,開口說道:“斯人已逝,劉建為教授雖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他的成果也永遠無法磨滅!”
“如今燧人堆已經進行到了實驗的關鍵階段,在這種時候,我們更是要化悲傷為動力,誓要將可控核聚變給搞出來,讓聚變的光芒在東方升起,讓劉建為同誌一生為之奉獻的事業,能夠真正的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隨著孫院士的聲音落下,眾人的目光都變得堅定起來。
是的!劉建為院士雖然走了,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卻不能停。
作為劉建為畢生為之牽掛的事業,他們一定要繼承其遺誌,讓聚變之光真正的綻放出來。
“同誌們,讓我們送別劉建為同誌!”孫院士大聲喊道。
話音落下,他對著劉建為的遺體,鄭重地鞠躬。
與此同時,大廳內所有的研究員,包括陳懷楚在內,都紛紛鞠躬。
這不僅是送別劉建為,更是對他做出莊嚴的承諾——可控核聚變,一定要搞成!
……
隨著劉建為院士遺體火化,骨灰下葬後,陳懷楚等人便再次投身到了研究當中。
2025農曆12月31日,除夕晚上。
燧人堆再次開啟了實驗。
為了確保此次實驗的成功,整個燧人堆項目組上下數百位研究員,連同上下遊無數學者和企業,都已經做到了當前所能做到的極限,各項技術和理論研究都達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