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總是枯燥的。
在確定了調整方向後,燧人堆項目組的各理論小組就開始了驗證和計算。
給出新方案,驗證失敗,推倒重來,拿出新方案,數據有出入,推倒重來……如此循環往複。
2025年10月,經過不知多少次的失敗,項目組各項決議和方案都在燧人堆上進行驗證,但優化後的數據,依舊還是無法讓自持率破1。
他們沒有氣餒,繼續埋頭研究。
希望就在眼前,光明已經初顯。誰都知道,這是黎明到來前的黑暗,因此都在咬牙堅持著。
2025年12月底,楚默所提出的‘動態反饋磁場’算法,經過量子中心,程雨微小組的協助,再嚐試了數千次驗證後,終於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方案。
而後這個方案經過陳懷楚的調整,發現得以有效的優化燧人堆目前所麵臨的湍流問題,大幅度提升湍流控製問題。
沒多長時間,寧平和李鬆兩人也帶領師弟師妹們在氦灰積累問題上進行調整,設計出了新的偏濾器方案部分思路,隻是進行到這一步後,他們就陷入到了桎梏。
沒辦法,隻得求助陳懷楚。
陳懷楚也立刻就組織相關研究人員開始對其進行技術攻關,經過一個月的日夜交替,偏濾器方案在數百次的反複調整和研討論證後,終於確定了下來。
而到了這個地步,在陳懷楚和孫院士等人的研究下,決定在年底除夕夜前夕,再次啟動燧人堆進行實驗。
這次,他們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破1的桎梏,一舉突破,爭取給全國人民送上一份新春大禮。
這並不是妄想,而是他們已經做到了自己當前所能做到的一切,並且自認為所有的技術都盡善盡美,隻要方向沒有出錯,絕對能將自持率提升上來。
所有人都對此有著信心。
隻是,就在所有人為此而努力,期待著除夕前夜能夠一舉功成的時候,卻忽然傳來一個噩耗——劉建為院士病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