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援一疆情

第45章 眾誌偕行,教途曙光

潘海軍一夜未眠。

巴圖爾送來的那一籃蔬果,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不僅僅是那份淳樸的謝意,更是激發了他一個新的思路。

第二天一早,他便召集了楊校長和幾位老師。

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調整農活幫扶計劃,將原本分散的幫扶時間集中起來,形成固定的“農忙實踐課”。

“這樣一來,”潘海軍指著自己畫的表格,“學生們可以集中精力學習,到了‘農忙實踐課’時間,再統一安排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家庭。既保證了學習進度,又能讓孩子們體驗生活,學習農業知識。”

楊校長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這個想法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恐怕不容易。學生們的家庭情況各不相同,農活時間也不一致,如何協調是個難題。”

一旁的張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有些家長可能會不太理解,覺得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時間。”

潘海軍明白他們的顧慮,但他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

“我們可以先做個試點,選擇幾個家庭進行嚐試,看看效果如何。然後再逐步推廣,並做好與家長的溝通解釋工作。”

會議結束後,潘海軍找到了阿孜古麗。

他將這個想法和她詳細地討論了一遍。

阿孜古麗的眼睛亮了起來。

她覺得這個方案很有可行性,並且主動請纓,願意去說服其他同學和家長。

阿孜古麗挨家挨戶地走訪。

她用她真誠的語言和清晰的思路,向同學們和家長們解釋了新的農忙實踐課的安排和好處。

她向家長們保證,學校會安排老師進行輔導,確保學生的學習進度不會落下。

她還強調,這不僅是幫助他人的機會,也是孩子們學習生活技能、了解農業知識的重要途徑。

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家長都表示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