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光初露,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也映照著潘海軍略顯疲憊的臉龐。
從教育部門出來後,他並沒有氣餒。
他知道這裏的教育資源匱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
單靠上級撥款遠遠不夠。
他得另辟蹊徑。
回到駐地,潘海軍立刻聯係了在內地工作的一些朋友。
向他們講述這裏的情況,希望能得到一些幫助。
有些人表示理解和支持。
但也有人勸他不要太較真。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何必呢?”
甚至有人誤解他,認為他是在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
這些話像針一樣刺痛著潘海軍的心。
但他沒有辯解,隻是默默地繼續著自己的努力。
他知道,隻有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才能證明一切。
與此同時,李秀梅敲響了阿孜古麗家的門。
破舊的木門吱呀一聲打開。
阿孜古麗的母親,一位麵容憔悴的婦女,疑惑地看著她。
李秀梅說明來意後,阿孜古麗的母親把她迎進了昏暗的屋子。
阿孜古麗正蹲在地上擇菜,看到李秀梅,眼神裏閃過一絲驚喜。
李秀梅開始給阿孜古麗輔導功課。
她耐心地講解著每一個知識點,糾正著阿孜古麗的發音。
阿孜古麗學習很認真,每一個字都跟著李秀梅念得清清楚楚。
然而,這份寧靜很快被打破了。
阿孜古麗的父親,巴圖爾,回來了。
他看到李秀梅在教阿孜古麗讀書,臉上露出了不滿的神色。
“阿孜古麗,放下書,趕緊去做飯!女人家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
李秀梅試圖跟巴圖爾解釋教育的重要性,但巴圖爾根本聽不進去。
“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不讀書也活得好好的。讀書有什麽用?能當飯吃嗎?”
他粗聲粗氣地說著,語氣裏充滿了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