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鎮,集市。
張耀陽把黑鸛放出來,開始叫賣。
這玩意兒,從山上弄下來後就還活著,而且很親人,喂水和草料的時候,也會吃。
張耀陽給它插了個草標,要價180塊錢。
這價格,和那三輪車一個價格了,貴得令人咋舌不已。
一時間,看熱鬧的人很多,但大多是詢問鳥是咋來的,買的人並不多。
這個時代,同樣的價錢,更多的人會選擇買豬肉,這個性價比會高些。
張耀陽也不著急,這種高檔的東西,自然是要等到有緣人才行。
拿去給飯店的話,就是一堆肉的價格,撐死了賣一百塊。
他可不想埋汰了這番辛苦,搞點高價是很有必要的,物以稀為貴嘛。
他這個擺攤的地方,可不是亂找的,就在集市最冷僻的地兒。
也就過往的人看個稀奇,才有這麽多人流,不然的話鬼都沒一個。
他在等一個人,一個愛鳥如癡的人。
原本是個老學者,據說是個副教授級別,但因為不善人際交往,得罪的人挺多,被排擠到這個青陽鎮做個辦公室主任。
此人一心醉於研究鳥類,對於錢財則視之為糞土,正是最佳買主。
張耀陽的車裏,不光有野豬,還有一籃子提前擺放好的鳥蛋。
是他昨晚上沿路摸來的。
在係統的識別下,把那些受過孕的鳥蛋撿出來,足有八十多個,剩下的那些,就留給自家人,吃個新鮮。
也是這個時候春暖花開,萬物複蘇,鳥兒們都在忙著孕育下一代,正好便宜了張耀陽,換個時間去,那都是白搭。
老學者的家挨得很撾,聽到門口鬧哄哄的,還有鳥兒鳴叫的高吭聲音,自然很快就扒開人群走了過來。
“小夥子,你這黑鸛……可真精神啊!漂亮,太漂亮了!”
老學者一上來,就動手開摸,眼裏止不住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