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席文完全沒有想到,王高峰的遭遇隻是一個序幕。
很快,另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人也加入了這場網絡風暴。
一個看似平常無奇的視頻悄然出現在了各大社交平台上。
“聽說大家都在唱這首歌,我也來試試。”
這個視頻標題簡單到令人幾乎不會在意。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下隱藏著一股非同小可的力量——
它的發布者名為王經年。
不同於一般網絡紅人或年輕偶像,王經年這個名字對於那些經曆過某個特定時代的老一輩歌迷來說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
作為一名比王高峰更早活躍於樂壇、並且擁有更多粉絲基礎的資深歌手,王經年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盡管隨著時光流逝,這位曾經光四射的巨星已經不再是媒體關注焦點之一,但他過往所取得的成績仍然讓他在許多人心裏占有一席之地。
尤其是在其職業生涯的頂峰時期,王經年的聲望遠超同代藝人。
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演唱會場場爆滿上,更是由於他曾榮膺“歌王”這一崇高榮譽。
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
“歌王”或許僅意味著一種讚譽或者虛名。
但在地球上的音樂圈內。
“歌王”二字絕不是一個可以隨便安放的稱號。
想要獲得這個尊貴稱號,不僅需要具備超乎尋常的藝術造詣,還需要達到嚴格的商業成就標準。
具體而言,要被視為潛在的“歌王”、“歌後”候選人,一位藝人必須至少有五張以上單張銷量突破百萬大關的白金唱片發行記錄,亦或是累積發表了五首及以上被官方機構認證為年度最佳歌曲的作品。
僅僅達到這些硬性指標還遠遠不夠,之後還有更為複雜嚴謹的專業評審團評定環節,再加上廣大聽眾所參與的公開投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