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寒門書生:出門撿個便宜小嬌妻

第90章 大老爺?

村口的空氣都為之一靜。

半天才有人回過神來,激動的問:“東家,你說真的假的?免費給孩子啟蒙嗎?”

李墨看向那位女工。

那位女工早年喪夫,丈夫死後留下家裏五個孩子,她一個女子,拉扯五個孩子長大已經不容易,讀書就更別想了。

“沒錯,免費的,不收學費。”

豐川縣有兩所公辦縣學,共八名夫子,束脩一年五兩。

但縣學都開在縣城之內,加上讀書不僅需要束脩,日常買筆墨紙硯的花費也不少,所以像李家村這樣的人家,很少有會送孩子去的。

要說是個人辦的私塾也不是沒有,隻是李家村周邊沒有,去鎮子上才有。

“李墨,你說你能找夫子來,又免費,這得花你多少錢啊?這可不成。”李德明連連搖頭,“你這都已經捐了所有獎賞了,怎麽還能讓你出錢。”

李墨思索了一下,讓人家覺得自己出錢當冤大頭的確不合適,這事要說清楚。

“村長有所不知,昨天我見了知縣大人,知縣大人覺得我開辦作坊有功,讓我掛了個教諭的職,這個教諭就是管讀書的,我調派個夫子問題應該不大,夫子的工錢也統一由縣裏出,所以我們隻要把學堂造起來,再解決書,紙,筆什麽的,就能讓孩子們讀書了。”

村民們一下子討論開。

“居然還有這種好事,快掐我一下是不是做夢了。”

“要是這樣我肯定讓兒子去讀書,將來能考個秀才回來也好。”

“那買紙買筆是不是還要很多錢啊?反正也是啟蒙,用樹枝在沙子上寫行不行?”

“貴的應該是書吧,也不知道我買不買得起。”

“我今年十五了,我想去讀書行不行啊……”

大家疑問還有很多,但總歸是高興的。

李墨剛才說造學堂也是一時興起,但現在看來,修路修祠堂什麽的,還不如造學堂,買書,買紙筆,這樣才能把利益最大化,讓全村的村民都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