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微微發亮。
一聲雄雞報曉,打破了鄉村的沉寂。
不管外界如何,受清河村影響的周邊兒村子,已經開始熱絡起來。
因為外來的商旅極多,村口的官道上都鋪了紅磚,所以塵土不多。
在清河村南邊的空地,已經形成了一個商賈雲集的大廟集。
遠遠地綿延到了大山底下。
葉渡的二道販子的買賣做得越發興隆,如今不再似先前那麽畏手畏腳,大量價格不貴,卻頗有生活氣息的物品出現在集市上,當然主要還要用來平抑糧價的糧食。
因為每次都有葉氏商行的糧食出售,別說是滄縣的百姓,便是周圍幾個縣的百姓都趕著牛車過來購買。
葉秀寧最喜歡去那裏,每天早上騎著她的大白馬,肩膀上坐著大白貓。
見大哥竟然起了個大清早,在巡視集市,呼喚了一聲就疾馳過來。
正在關切集市是否受戰亂的影響的葉渡,看到這小妮子雲鬢之上,滿是汗珠,衣襟都不緊實,露出些許**的肌膚,惹來幾個無賴子偷窺,小妮子不以為恥,還洋洋得意的昂著雪脖,便瞪他一眼,將身上的袍子解下,扔了過去。
小妮子如何不知道葉渡的意思,俏皮的吐了吐舌頭,乖乖的穿上葉渡的袍子。
既然出門,就端莊一些,家裏和外麵總歸是不一樣的。
農家的廟集氛圍是相當不錯的,耳邊招來生意聲不絕。
“冰糖葫蘆,兩文錢一串,不甜不要錢的冰糖葫蘆!”
“桂花糕,賣桂花糕嘍,十二文錢一斤,吃了跟葉村正一樣強壯的桂花糕嘍。”
“賣豬肉,賣豬肉嘍,一斤四十文錢的豬肉,豬下水白送嘍。”
沒有什麽華而不實的東西,萬物講究一個實用性。
都是一張張黝黑質樸的臉頰,來這裏買東西,不必擔心有人缺斤短兩。
地方時葉家的地方,自然有葉家的賞金客在這裏巡視,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