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荒年,我靠做二道販子發家致富

第125章 宰相子

自永嘉之亂以來,衣冠南渡,中原的百姓、士人、官吏、皇族、皇帝一股腦地跑到了長江以南,自此北方陷入長久的戰亂不說,百姓的生產生活都陷入了一種極其低迷的狀態。

雖然至如今的大乾,北方已經曆經兩朝的休養生息,民族融合,但也隻是人口的逐漸恢複,但是經濟依然非常困難。

江南的豪族確實富有,但一直難以打開北方的市場,大量的生產資源被浪費。

直到葉渡的葉氏商行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葉氏商行對於原材料的渴望,要是能夠吃下以葉氏商行為代表的紡織業的訂單。

他們這些來自南方的大商人,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順帶進一步打開南方市場。

他們心裏很清楚,論生產麻絲,北方的土地是如何都趕不上江南的。

為此,這些江南的豪商,有一個算一個,對葉渡一通吹捧。

楊長史這邊兒剛說完,滄州要修繕倉庫,升級滄州的基礎設施,這邊兒還處於一個極其原始且粗糙的構想而已。

這些江南的豪商立刻就開始公開表示,修繕運河也好,修建倉庫也罷,他們願意捐資。

另外他們還要將作坊開到滄州來,在當地加工生絲、麻絲。

倘若真的能大口吃掉葉氏商行,以及葉氏商行繁衍出來作坊的訂單,這些作坊對他們來說,隻會是增加交易的便利性。

當然,朝廷也能跟著收取更多的賦稅。

不過與這些江南的豪商、世家子而言,也不算是負擔,前期的投入不算多,大不了跑路便是。

不過......

這些江南豪商的話,倒是提醒了葉渡。

大批的商人,跑到滄州來,攜手推廣紡織業的發展。

對於滄州的經濟發展,本地百姓的就業,絕對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利好。

河北一帶,相比關中來說,終究是太貧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