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律法有明文規定,凡身有殘疾、相貌醜陋、口齒不清者,不得入朝為官。
鄭尚書連結巴的銀子都敢收,真夠喪心病狂的。
老話說,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鄭尚書這事辦得,等於給自己挖坑。
韓影正愁找不到鄭尚書的罪證呢,這不就送上門來了。
其他罪證暫時找不到,這違規任用官員卻是板上釘釘的。
足夠鄭尚書連降三級。
降級隻是開始。
還有一句老話說,牆倒眾人推。
鄭尚書為官多年,不可能沒有政敵。
一旦他從尚書位子上下來,必定有的是人上來踩一腳。
那些之前不敢告的苦主,也都會被人挖出來,推到前台。
到時鄭尚書想翻身,難嘍。
但舉告鄭尚書這事,韓影不打算自己做。
原因還是不想引起皇帝的過度關注。
另外也是看好何雲澤,有意讓他嶄露頭角。
便把這個立功的機會讓給他吧。
何雲澤像大多數江南公子一樣,性情溫潤隨和。
但在正事上,骨子裏也有一股狠勁兒,之前他為了參加科舉,不惜冒著被扣上不孝的罪名,病餓而死在路上的風險,隻帶著幾塊幹糧便離家進京。
如今麵對升遷的機會,何雲澤快速在心裏衡量了一番得失。
得,顯而易見。因舉告鄭尚書有功,得到升遷的機會。
失,大概會有很多人對他心生忌憚——剛入朝當個九品小官就敢舉報一品大員,日後還得了?
最後何雲澤還是決定,幹了。
忌憚便忌憚。
他本來也不擅長與人交際,很難討好別人。
還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去理會別人的毀譽。
如果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那就再好不過了。
韓影把機會給到何雲澤,做與不做尊重他自己的選擇。
他既然選擇做,韓影也沒再說什麽,將那結巴縣令的個人信息、何時送銀子給鄭尚書,何時收到任命,何時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