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是大明少有的富庶之城,城內的布局呈現很明顯的階層劃分。
西北區域是官紳的住宅區,東南區域是鹽商聚居區,東北區域是商業區,而西南區域是一般居民區。
由於揚州城人口的急劇增長,加上越來越多的鹽商選擇定居在這裏,致使現在揚州城是寸金寸土,不少人甚至已經提出要築建新城的設想。
當然,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你想修便能修,哪怕自己掏錢都不行,而是要奏請紫禁城那位允許才行。
江都錢肆坐落在東北的商業區,從十裏長街的北段拐進一個胡同的最裏麵,是一間並不起眼的店鋪。
店鋪的招牌雖然隻是一麵小小的黑漆燙金匾,但裏麵的前鋪很寬敞,而且還有一個會客區,再裏麵便是由壯丁把守的銀庫了。
“劉員外存銀五千兩!”
“張員外,請您將存票收好咯!”
“一萬兩已入賬,這是見票即付的存票!”
……
這裏畢竟是一個死胡同,平時很少人會到這裏,但今日顯得特別的熱鬧,不由有人押著金銀前來道。
平日哪怕幾十兩的存票都很少見,但這兩天竟然都是幾千到幾萬兩不等的大額存單,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
錢肆無疑代表這個時代金融業的最高水準,隻是大明的金融環境還不具備出現連鎖性質的大錢莊,而今都是僅僅經營存取業務。
畢竟單純的富商壓根保不住大筆的財富,而有實力的高官又得考慮烏紗帽,故而還需要等待擁有財力和朝堂影響力的大商團出現,那樣才有可能出現區域性連鎖大錢莊。
現在這間不起眼錢肆存銀從幾兩到幾萬兩飆升,自然不是江都錢肆的信譽突然飆升,更不是而今的金融業騰飛,而是這些天它將充當走賬的渠道。
江都錢肆現在所收到的存銀,其實隻是在這裏呆上兩三日,而後這筆高達數十萬兩的錢銀將會被人瓜分得幹幹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