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看,武勳集團是強軍的最大敵人。
武勳集團一直都是被高估的團體,他們的先輩固然是曉勇的悍將,但優渥的生活環境早已經磨滅這些武勳子弟的血性。
雖然武勳有著良好的血統和教育環境,但軍事理論不及寒窗苦讀數十載的文臣,而實戰哪可能能跟真正在刀口上舔血的邊將相比呢?
世襲製是武勳的優勢,但亦是他們的劣勢。
他們固然依靠自己的血脈便能輕鬆得到軍權,但這種軍權來得過於容易,亦讓他們很難擁有足夠的聲望。
僅僅二三十個處於當打之年的京城武勳,想要從中找出一個軍事妖孽,隻能說是想僅靠幾張刮刮樂刮出大獎。
隻是這幫人通過開國以來數十年如一日的經營,或許他們在朝堂被文官集團打得沒脾氣,但在軍隊中有著不容小窺的關係網。
這些依靠血統便能居於軍隊頂端的武勳們,早已經將軍隊視為自留地,自然不願意從底層冒出強將跟自己爭奪軍權。
不過這個團體終究不是鐵塊一塊,而今英國公張懋上疏揭發撫寧侯等武勳到成國公府商討阻止神盾營一事,這個團體的內部出現了裂縫。
朱祐樘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打散”武勳集團的機會,當即便利用英國公張懋的背刺之舉,給武勳集團創造出更大的裂隙。
“陛下口諭!撫寧侯將當夜前往成國公府與會人員名單和相談事宜上奏,不得有誤,欽此!”劉瑾宛如一個勤勞的小蜜蜂般,當即竄訪各個武勳之家宣旨道。
這個口諭雖然是在尋求那晚的真相,但亦表明朱祐樘已經知曉他們密謀的事情,很巧妙地給他們彼此間種下懷疑的種子。
撫寧侯朱永在得到這個口諭後,當即氣得咬牙切齒地道:“該死,真是該死,這究竟是誰泄的密?”
泰寧侯陳桓深知他們中間出了叛徒,亦是十分痛恨地罵道:“什麽上百年交情?什麽姻親?全都是一幫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