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人家曾國藩這個拜帖,就非常正式了。
送上拜帖,問明天是否有時間?
如果方便的話,他將親自上門拜訪蘇赫。
沒錯,是蘇赫。
不是蘇曳。
蘇赫是家中的長輩,而且當時曾國藩要殺蘇曳的時候,蘇全去求情,曾國藩不允,並且說殺了蘇曳之後,回京的時候親自向蘇赫請罪。
現在反而對應上了,也算是保全了自己的顏麵。
曾經有一段時間,把曾國藩塑造成為半個聖人。尤其在家書中,他屢次奉勸家人要寬容忍讓,還有一個著名的典故,讓他三尺有何方?
然而實際上,此人性格是非常剛愎的,也完全談不上寬廣。
早期做事極端,後期做事圓滑。
往左,不敢反清。
你說他有過這等心思嗎?他肯定是有過的。
但他終究還是不敢做。
往右,他忠君愛國也談不上。
否則也不會有張文祥刺馬案了。
當然了,也不能高高在上地站在曆史的角度上去看,曾國藩當時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自己集團的利益最大化。
盡管褒貶不一,但此人一代人傑,是絕對算得上的。
隻不過,遠談不上偉大二字。
……
蘇曳家中開始做各種準備,迎接明日曾國藩的來訪。
而整個京城,朝廷中高層,也都關注這一場拜訪。
首先,當然肯定有看熱鬧的成分。
但很多人也真想看看,兩個人究竟會談成什麽樣子的結果。
對於杜翰等人來說,更加好奇的是蘇曳究竟想要什麽?
難道就真的隻是想要出一口氣嗎?
還是有其他的政治考量。
晚上八點左右的時候,有一個人影秘密進入了蘇曳的後院。
“壽安公主有請。”
“有正事。”
為何要加上後麵一句?畫舌添足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