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蘇曳一身布衣,走入殿內。
整個人顯得非常平靜,完全看不出最近正在經曆大風大浪。
“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道:“快快起來。”
說來,自從風波之後,皇帝和蘇曳之間已經很久沒有見麵了。
盡管蘇曳也曾經不斷上奏折,但隻有兩種內容,一個是不斷地辭官,一個是關於洋夷修約之事。
沒有一個字為自己辯解,也沒有一個字為自己求情,更沒有一個字表功。
所以皇帝內心真是感慨萬千,這次是真的好在有了蘇曳啊,否則他這個皇帝的醜聞已經徹底爆發了,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蘇曳,現在英國軍隊占領了廣州,抓捕了兩廣總督,廣州知府等官員,而且艦隊已經重新出現在大沽口,兵臨城下,危如壘卵,你可有辦法?”
皇帝說這話的時候,內心真的是充滿了萬一的希望。
蘇曳平靜道:“有!”
皇帝一愕,一喜。
群臣一驚,這個時候還能有什麽辦法?
皇帝道:“什麽法子?”
蘇曳道:“我去廣州,讓英國人無條件退兵。”
杜翰道:“就是你所謂的談判嗎?簽訂新條約嗎?”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再說談判了。
因為一說談判,就會想起耆英和葉名琛。
前者,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
後者,隻知道一味的蠻橫,坐井觀天式的談判。
所以談判一次,在整個清朝,幾乎都是恥辱的代名詞。
包括接下來的奕訁斤,再後來的李鴻章。
簽訂的無一不是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
“我剛才說的很清楚,無條件退兵。”蘇曳道:“不是談判,而是像張儀蘇秦那種,隻身入敵營,直接說服英國人退兵。”
換一種說法,就完全不一樣了。
張儀,蘇秦那就是縱橫家啊,利用三寸不爛之舌,直接力挽狂瀾,改天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