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惠親王綿愉高呼出場。
新軍的軍樂隊,就應該要開始演奏了。
整個軍樂隊的人數在三十人左右,平時也參加一定的軍事訓練,但是更重要的是進行文藝演出,還有新軍各項文藝活動。
後來幾十名教化官覺得軍樂隊的工作比想象中更加重要,所以他們也多了一份兼職,也開始學習相關樂器,關鍵時刻他們也成為軍樂隊的一員。
為了這一次閱兵,蘇曳準備了三首曲目。
《鋼鐵洪流進行曲》、《歡迎進行曲》、《檢閱進行曲》。
這三首曲子,都是千錘百煉,久經考驗的。
就單純BGM而言,對這個時代,完全是降維打擊。
軍樂隊長望著蘇曳,示意應該開始演奏暖場了。
但是,蘇曳卻沒有下令。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對方應該還有一個環節。
戰報,有些時候也是一件政治武器。
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另外一個戰報,應該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要麽在蘇曳閱兵之前出現,要麽在他閱兵結束之後出現。
今天一早就傳來吉爾杭阿的戰敗之報,他圍攻鎮江敗了,已經撤往九華山大營。
根據這個時代政治人物的特征,肯定是完全撤回大營之後,再向朝廷發報的。
而且這種戰報,大概率不會走六百裏加急,是主動進攻沒有成功。
事實上,太平軍幾萬大軍在擊敗吉爾杭阿之後,並沒有追擊,而是立刻渡江北上,攻打將北大營。
江北大營的清軍為了抵禦太平軍,在揚州南線修建了幾十公裏的土牆,擁有二十個炮台據點。
這被清軍視為最堅固的防線。
但是,秦日剛率領幾萬太平軍,輕而易舉就將這土牆防線給攻破。
緊接著,連破一百多個清軍營寨。
最後,勢如破竹直接攻破了江北大營的核心,揚州城。
江北大營主帥,一品大員,江寧將軍托名阿,率領幾十騎,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