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準備酒肉,我要宴請趙地子民。”
張敖不敢怠慢,立即送來了一百隻羊,外加酒水千壇。
傍晚時分,燃起篝火,肉香四溢,美酒醉人。
劉盈舉著酒杯,在人群之中穿梭,不斷和老農們聊著。一個高高在上的儲君,一群終日勞作的老農,能有什麽共同語言?
還就別說,劉盈跟他們聊得還挺開心的。
說田裏的收成,說家裏的子孫,聊如何過節,講拜什麽神仙……
隻要劉盈到了的地方,就充滿歡聲笑語,每個人都能敞開心扉,說著往日不敢說,不好說的話。
劉盈滿臉笑容,人畜無害,在這一刻,大家夥幾乎忽略了他大漢儲君的身份,隻覺得是個和藹可親的俊後生。
張敖看得目瞪口呆。
熟,太熟悉了!
沒錯,就是他那位老嶽父,劉邦和朝臣宴飲的時候,就是如此,他不是大漢天子,而是沛縣大哥,和一群兄弟高談闊論,肆無忌憚。
不管和朝臣們有多少衝突,隻要一場成功的宴會下來,就能緩解衝突,和好如初。
正因為如此,老流氓才敢大罵蕭何,才敢毫不留情教訓群臣。
不管多大的裂痕,一頓酒之後,就沒了,如果還有,那就再來一頓唄!
很顯然,劉盈也具備了這種能力。
甚至更勝一籌,他轉了大半圈,竟然有老農感歎道:“太子,你送書給我們,我們很高興,可它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它啊!”
老農無奈指了指手裏的孝經,咧嘴笑道,露出薑黃的大板牙。
劉盈笑道:“不認識可不行啊!這是孝經,誰能背下來,就可以參加吏考,誰能按照孝經做事,就能得到推薦,進入太學讀書。那本漢律也是一樣的,能讀懂漢律,也可以為官。”
老農們聽到這裏,全都驚呆了。
這本書不但價值不菲,還能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