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這個郅都很厲害的,十三歲就通過了吏考……阿父,您當年也參加了大秦的吏考,您是多大歲數?”劉盈笑嗬嗬問道,滿臉的好奇。
劉邦翻了翻眼皮,強忍住打死逆子的衝動,對郅都道:“你連太子都敢抓,真是好大的膽子。”
郅都年紀輕輕,竟然不怕,反而躬身道:“非是臣膽子大,而是朝廷的法度大!”
劉邦岔開雙腿,嗬嗬冷笑,“你這話說的,法還大過天子不成?”
郅都又道:“君主父子傳承,可至百代……國法如山,等閑不可更改!”
劉邦一怔,複又問道:“按你這麽說,隻要堅守法度,就能有千秋百世的江山?”
郅都點頭。
“那為何大秦二世而亡?”劉邦高聲道。
“秦法用意不良,破家滅國,不出意外。”
“秦法哪裏不良?”劉邦問道。
郅都道:“商君有言,民強國弱,民弱國強。治國之道,首在弱民!”
劉邦微微沉吟,說道:“民弱易治,商君之言,未必是錯。”
郅都繼續道:“商君又說,家有餘食,則逸於歲。故此要讓百姓家無積粟。還有百姓忙於耕種,則目不能視,耳不能聽,口不能言……所以要讓百姓終日勞苦,不得安歇。”
劉邦眉頭微皺,哂笑道:“這就未免過了吧!”
郅都又道:“商君還說,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故戰事兵用曰強。民有私榮,則賤列卑官;富則輕賞……”
郅都侃侃而談,不光劉邦陷入思索,就連劉盈也皺起了眉頭。
說實話,自從秦朝二世而亡之後,天下普遍將罪過歸咎到了法家身上,正因為嚴刑峻法,所以導致亡國。
因此當下爭奪顯學的兩大勢力,一個是叔孫通、張蒼等人為首的儒家。另一個就是蕭何、張良等人為首的黃老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