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有增援的黃偉靈喜出望外,急忙問:“增援到哪兒了?帶了什麽裝備。”
“空二營已經空降了,正在集結趕往拉海爾山口。”通訊員抬起頭說道。
一聽也是空降兵,黃偉靈的心往下一沉。
大家都是空降兵,能帶什麽裝備自己太清楚不過了,一幫輕步兵扛著火箭筒,能頂個屁事!
黃偉靈現在需要的是反裝甲武器,最好來幾台坦克!
耐下了性子,黃偉靈對通訊員說道:“確認一下,有沒有傘兵戰車,反坦克導彈!”
和空二營一起傘降下來的,還有4台步兵戰車和15台突擊車,最起碼機動能力是保證了,聽到有反坦克導彈,黃偉靈心裏才稍微安穩了一些。
進入了峽穀內的突擊炮和步戰車打下鍥子之後,並沒有再前進一步,他們就地固守,利用車輛上的熱成像設備不間斷偵察。
如果不能將他們逐出峽穀,黃偉靈的陣地會被不斷的壓縮。
原來人手不足,光是沿峽穀內布置防線就已經捉襟見肘,現在有了空二營的支援,完全是有可能將防區擴大到外圍,利用突擊車的機動優勢,不斷的在外圍進行機動防禦。
空二營集結完畢後,在午夜時分趕到了銅鈴關,接受黃偉靈的指揮,黃偉靈盤算手頭的兵力和裝備,覺得可以搏一把。
240號突擊炮的車長正在用熱成像儀看著銅鈴關方向,其餘的步戰車和突擊炮,相隔200-300米不等,分散在峽穀中,形成了環形監視陣地,步兵下車之後,占據了外圍的一些高處,建立了警戒線。
對麵的陣地上了無生機,但大家都知道,敵人就在那裏,雙方隔著黑夜互相監視著。
魏裴無所事事,他被突擊炮隔在了陣地之外,找了個亂石堆,停下了車,趁著晚上涼風習習,打開了艙蓋探出腦袋吹吹風。
2台突擊炮,4台步戰車就能把黃偉靈精心設置的第一道防線打的七零八落,要是等到其他裝甲單位上來,銅鈴關易手毫無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