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自幼才華橫溢,聰敏絕倫, 好士愛文學,工草隸, 集書萬卷, 稱得上是大唐的書法家、書畫鑒賞家。
他最開始,並沒有想要跟太子李承乾爭奪皇位。
反正都是自家兄弟,誰做皇帝不都一樣。
然而,當李泰得知李承乾是如何對待三哥李恪時,他便開始擔憂李承乾會像父皇那般,為了坐穩皇帝之位,殺掉自己的兄弟。
一方麵出於自保,另一方麵則是父皇對自己的錯愛以及太子太傅、門生們的勸解,李泰在李恪身處嶺南道的這三個月時間內,心境大變。
在李泰看來,隻要自己願意,皇權似乎成了囊中之物,而中秋佳節,正好是讓自己在父皇和文武百官以及眾皇子麵前,展現才華的最好時機!
“父皇!”
李泰意氣風發道:“兒臣自幼喜愛古人的詩詞歌賦,對五言詩更是愛不釋手。”
“故而聽聞父皇要在梨園舉辦中秋宴會,特意為您請來了世家的弟子,一方麵為佳節助興,另一方麵,則是為父皇傾心傾力打造的盛世祝賀!”
“好!好啊!”李泰的話,深得李世民的喜歡,“那麽接下來的現場作詩的事宜,朕就放心地交給你去辦吧。”
“謝父皇。”說完,李泰趕忙轉過身,讓世家子弟按照之前的演練,迅速地磨好墨,隨後抬頭看著天空一輪皎潔的明月,低頭便撈起衣袖,點墨成文,非常熟練地“演出”即興作詩的姿態,在紙上寫下準備的詩詞。
寫完之後,這些文人墨客還左看右看,故作很不滿意的模樣。
待他們都作好了五言詩,便有宦官小心翼翼地將作品擺在桌前,以供李世民和百官欣賞。
群臣即使不是大儒,卻也在李世民的熏陶下,研讀過一些四書五經,親自寫可能有些困難,但都有一定的鑒賞能力。
再不濟的...也會吹噓幾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