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要與吐蕃開戰。
長安要正式往庭州派遣軍隊的消息,在京師的大街小巷間,不脛而走。
老少婦孺、街頭巷尾,都在討論這件事。
大家都很想知道,這次弑兄奪嫡、謀朝篡位的李二,在大災大害之後,又會造什麽孽!
他們壓根不會關心李世民會派遣哪個大將去打仗。
也不關心派遣多少人去打。
這些都是皇帝和大臣們做的事情。
平凡百姓真正在乎的,是他們又要多繳納多少稅收,自家的男娃會不會被強征。
自家的良田土地,會不會被官府收購或征用,自己的日子還能不能維持現在的水平.....
天誅的李世民呀!
怎麽又要打仗了阿!
這些話,百姓們當然不敢說出口。
心中卻把李世民及其李氏家族罵了個遍。
可是。
消息都傳出來十多天了,百姓們卻沒見朝廷有什麽動靜。
那些每天就想著怎麽提高政績、人麵獸心的官員們,也沒說要增稅、收地、增兵呀.....
莫非這場仗...
打不起來了?!
打不起來也不行,大唐的國威何在?
吐蕃一個蠻族,全天下就隻有你李世民會害怕!
在一片罵聲中,過了段時日。
京師的坊間就流傳出,李世民此次要派遣三皇子李恪作為先鋒大將,出使庭州、征伐吐蕃!
不僅如此,此次征伐,朝廷不光是隻派遣嶺南的三千精兵,就連軍餉、糧食、馬匹以及庖丁、工匠、大夫等,均由嶺南節度使負責。
也就是說。
這一次遠征,大唐僅僅動用了李恪一個人的力量,迎戰吐蕃帝國五萬人?
所有人都認為,李世民為了達到維係統治,完全是瘋了阿,讓自己親兒子白白送命?!
但朝野上下,無人反對!
百姓們對李恪感恩戴德。
在他們看來,要是大唐不發兵攻打吐蕃,自己也就是憤怒幾天,發發牢騷,日子照樣好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