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唐之最強皇子

第一百一十章 安祿山的誠服!

不管是見到侯君集,還是見魏征,安祿山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洋洋自得的模樣。

然而,偏偏是這樣阿諛奉承的武將,越是受統治者喜愛。

因為,統治者會認為這些武將隻效忠自己,不會結黨營私,更不會幹涉朝政。

尤其是李世民更是如此!

他每天要麵對魏征為首的諫官,天天被頂撞、指責,心煩了,正好來了一個裝傻賣乖的武將,說些沒腦子的話哄哄自己,他當然樂意、高興拉!

至於安祿山,一人領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重兵在握......

李世民並不擔心他會擁兵自重,公然造反,畢竟十大節度使製度,本身就是相互製衡。

再者,李世民下一步就要讓滿16歲的皇子,以大都督或節度使(駐守邊疆的道)的身份,前往邊疆的道(省),分散原有節度使的兵權。

李恪便是分兵計劃的先行者,而且還很好的完成了任務。

這對於李世民來說,當然是大好事。

然而,李恪的成功,對於不甘為人臣子的安祿山來說,分兵就等於分權,就是在割自己的肉阿!

更讓安祿山感到惶恐不安的是,陛下居然批準了嶺南道擁兵數量,超過二十五萬!

這可是完全有能力自立為王,與長安分庭抗禮的兵力阿!

安祿山眼饞得很!

三皇子李恪,必須巴結!

但是,安祿山又覺得自己貴為邊疆節度使,手握近十萬的兵權,要是在一個小小的皇子麵前點頭哈腰,豈不是折煞了身份,太丟人現眼了!

所以,來到了賢王府府邸,安祿山仍然是一副眼空四海、目中無人的模樣,見到了李恪本人,也沒有一點謙卑的模樣。

“末將,安祿山!見過賢王殿下!”

安祿山昂著頭,看都不看李恪一眼,“末將總是聽說殿下賢明,特來請教治國治兵之法,還望殿下,不吝賜教!”